• 读音:zhēn
  • 部首:
  • 简体笔画:6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贞字基本字义

    贞(貞)

    zhēn

    坚定,有节操:忠贞不渝。坚贞不屈。贞节。贞士(忠贞之士)。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贞女。贞烈。贞操(同“贞节”)。贞淑。

    占,卜,问卦:贞卜。

    古同“桢”,桢干(g刵 )。

    贞字字典释义

    [①][zhēn]
    [《廣韻》陟盈切,平清,知。]
    “贞*”的繁体字。
    (1)卜问;占卜。
    (2)《易》的内卦。即下三爻。
    (3)操守坚定不移;忠贞不二。
    (4)指褒扬其忠贞的节操。
    (5)旧称妇女守一而终的节操。
    (6)旧称女子未许嫁曰“貞”。
    (7)指无牝牡之合。
    (8)诚信。
    (9)指遵守信约。
    (10)端方正直。
    (11)坚固;坚致。
    (12)稳定;安定。
    (13)良善;美好。
    (14)竹木等植物经寒不凋。
    (15)正(与偏斜相对)。
    (16)谓正轨,正道。
    (17)匡正;整肃。
    (18)君长,首领。
    (19)下下,最低的等级。
    (20)后指对赋税的减省。
    (21)担当,承受。
    (22)规定。
    (23)征收。
    (24)征验。
    (25)正楷,楷书。
    (26)通“楨”。主干。参见“貞幹”、“貞濟”。

    贞字康熙解释

    【酉集中】【貝字部】 貞; 康熙笔画:9; 〔古文〕*【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知盈切,*音禎。【說文】卜問也。从卜,貝,以爲贄。【徐曰】《周禮》有大貞禮,謂卜人事也。 又【易·乾卦】元亨利貞。【疏】貞,正也。又【文言】貞者,事之幹也。【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疏】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又【書·洪範】曰貞,曰悔。【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又【禮·檀弓】故謂夫子貞惠文子。【疏】諡法,外內用情曰貞。 又【釋名】貞,定也。精定不動惑也。 又木名。【本草】女貞,木名。蘇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一名冬靑。

    姓名学字义

    贞:指坚定、有节操、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

    带贞字成语
    九烈三贞坚贞不屈坚贞不渝七贞九烈三贞五烈玉洁松贞贞不绝俗贞风亮节贞高绝俗贞松劲柏贞下起元忠贞不渝
    带贞字诗句

    ◎ 《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

    ◎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 “含章可贞”。

    ◎ 欢乐。出自晋代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 清澄如水。出自《梁书.刘遵传》:“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