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 部首:
  • 简体笔画:10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荷字基本字义

    〔荷包〕a.佩戴的小囊;b.食品名。

    〔荷尔蒙〕“激素”的旧称。

    即“莲”。

    carry on one's shouldergratefullotus

    荷字字典释义

    [①][hé]
    [《廣韻》胡歌切,平歌,匣。]
    亦作“抲2”。
    植物名。莲。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夏天开花,色淡红或白,有清香,供观赏。花谢后形成莲蓬,内生多数坚果,俗称莲子,为滋补食品。荷的肥大根茎为藕,可食。藕节、莲子、荷叶可供药用。
    [②][hè]
    [《廣韻》胡可切,上哿,匣。]
    “何2”的今字。
    (1)肩负;扛。
    (2)承担;担负。
    (3)承受;承蒙。
    (4)特指承受恩德。
    [③][kē]
    通“苛*”。
    苛细;繁琐。
    [④][hē]
    [《集韻》虎何切,平歌,曉。]
    (1)通“訶”。查察;诘问。
    (2)见“荷4荷”。

    荷字康熙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荷; 康熙笔画:13;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爾雅·釋草】荷,芙渠。【註】別名芙蓉,江東人呼荷。【詩·鄭風】隰有荷華。【傳】荷華,扶渠也。又【陳風】有蒲與荷。【箋】芙渠之莖也。【埤雅】荷,總名也,華葉等名具衆義,故以不知爲問,謂之荷也。 又【本草】薄荷,莖、葉似荏而長。 又地名。【吳志·裴松之傳】吳圍成陽都尉張喬于揚荷橋。 又【集韻】居何切,音歌。水名,與菏同。註詳菏字。 又【廣韻】胡可切。【左傳·昭七年】其子弗克負荷。【註】荷,擔也。【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疏】荷,擔揭也。【晉書·輿服志】八座尚書荷紫,以生紫爲袷囊,綴之服外。 又通何。【詩·小雅】何蓑何笠。【傳】揭也。【釋文】河可反。 又【國語補音】負荷之荷亦音河。【嵆康詩】昔蒙父兄祚,少得離負荷。因疏遂成嬾,寢跡此山阿。【潘岳·詩】位同單父邑,愧無子賤歌,豈能陋微官,但恐沗所荷。 又通苛。【前漢·酈食其傳】握齱好荷禮。【師古註】荷與苛同,苛細也。 又怨怒聲。【通鑑】梁武帝

    姓名学字义

    荷:指荷花,色呈淡粉红或白,极为美丽;1、指肩扛或担负,如责无旁贷。2、指道德上或精神上的责任,如荷担。

    带荷字成语
    父析子荷荷枪实弹菊老荷枯两肩荷口投袂荷戈以荷析薪
    带荷字诗句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独有傲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