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ū
  • 部首:
  • 简体笔画:12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舒字基本字义

    shū

    展开,伸展:舒展。舒畅。舒张。舒卷(ju僴 )。舒适。舒心。

    从容,缓慢:舒缓。

    姓。

    舒字字典释义

    [①][shū]
    [《廣韻》傷魚切,平魚,書。]
    “豫3”的被通假字。
    (1)缓慢;从容。
    (2)平缓。
    (3)安详;安宁。
    (4)懈怠。
    (5)傲慢。
    (6)缓解。
    (7)伸;伸展;展开。
    (8)铺展;铺陈。
    (9)抒发;发泄。
    (10)舒畅。
    (11)春秋时国名。故地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
    (12)姓。

    舒字康熙解释

    【未集下】【舌字部】 舒; 康熙笔画:12; 【廣韻】商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說文】伸也。【博雅】舒,展也。【揚子·方言】舒,勃展也。東齊之閒凡展物謂之舒勃。 又【廣韻】緩也,遲也,徐也。【爾雅·釋詁】舒,敘也。【詩·大雅】王舒保作。【傳】舒,徐也。【釋文】舒,序也。【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疏】舒遲,閒雅也。【淮南子·原道訓】柔弱以靜,舒安以定。【註】舒,詳也。 又【爾雅·釋詁】緒也。【註】又爲端緒。 又【韻會】散也,開也。 又國名。【詩·魯頌】荆舒是懲。【疏】舒,楚之與國。【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註】舒國,今廬江舒縣。【韻會】唐置舒州,宋改安慶府。又【左傳·襄二十三年】明日將復戰,期于壽舒。【註】壽舒,莒地。 又姓。唐舒元興。 又鼎名。【左傳·定六年】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鑑。【疏】舒鼎,鼎名。 又【博雅】月御謂之望舒。【抱朴子·喻蔽卷】羲和昇光以啟旦,望舒曜景以灼夜。 又【禮·內則】舒鴈翠,鵠鴞胖,舒鳧翠。【註】舒鴈,鵝也。舒鳧,鶩也。 又【韻會】通

    姓名学字义

    舒:舒字代表着伸展、舒展、展开、从容、缓慢的意思。

    带舒字成语
    旌旗卷舒舒眉展眼舒头探脑云舒霞卷阴阳惨舒展眼舒眉
    带舒字诗句

    ◎ 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前望舒使先驱兮”。

    ◎ 《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

    ◎ 《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

    ◎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陶渊明《归去来今辞》“登东皋以舒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