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ì
  • 部首:
  • 简体笔画:8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治字基本字义

    zhì

    管理,处理: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整理:治河。治水。

    惩办:治罪。处(ch?)治。

    医疗:治病。治疗。医治。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治蝗。治蚜虫。

    从事研究:治学。治史。

    安定: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治。治所。

    姓。

    治字字典释义

    [①][zhì]
    [《廣韻》直吏切,去志,澄。]
    [《廣韻》直利切,去至,澄。]
    [《廣韻》直之切,平之,澄。]
    “乿*”的今字。
    (1)治理;统治。
    (2)政绩。
    (3)整治;整理。
    (4)有规矩;严整。
    (5)作;为。
    (6)修建;修缮。
    (7)备办。
    (8)指设置。
    (9)惩处。
    (10)医治;医疗。
    (11)攻读;研究。
    (12)修养;修饰。
    (13)求乞,求取。
    (14)指心绪安宁平静。
    (15)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与“亂”相对。
    (16)平顺;和顺。
    (17)旺盛。
    (18)较量,匹敌。
    (19)古代指王都或地方官署所在地。
    (20)指建立治所。
    (21)指道家居住的祠庙。
    (22)通“磚”。
    (23)通“似”。好像。
    (24)通“辭”。言辞。
    (25)通“辭”。指诉讼;告状。
    (26)通“司”。主管。
    (27)通“殆”。危及。
    (28)姓。明代有治国器。见《明史·王肇坤传》。

    治字康熙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治; 康熙笔画:9; 〔古文〕乿【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正韻】陳知切,*音持。水名。【說文】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 又水,出泰山。【前漢·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又【集韻】湯來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門郡。【前漢·地理志】鴈門郡隂館累頭山,治水所出,東至泉州入海。 又理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七日嬪婦,化治絲枲。 又盈之切,音怡。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直利切【正韻】直意切,*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 又*習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禮。 又校也。【戰國策】皆無敢與趙治。 又有所求乞也。【周禮·地官·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 又監督也。【周禮·地官·鄕師】用役則帥其民而至,遂治之。 又聽獄之成辭亦曰治。【周禮·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則主之。【註】所上治,謂獄訟之小事,不附罪者也。 又才多亦曰治。【左傳·莊九年】鮑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註】言管仲治理政事之

    姓名学字义

    治:指管理、治理、统治、处理、研究。

    带治字成语
    安邦治国拨乱反治拨乱为治不治之症垂拱而治操揉磨治长治久安大禹治水分而治之反治其身久安长治齐家治国结绳而治励精求治历精图治
    带治字诗句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沉静文雅。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 沉静文雅。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