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āng
  • 部首:
  • 简体笔画:6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江字基本字义

    jiāng

    大河的通称:江山。江河。江天。江干(g乶 )(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

    特指中国长江: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姓。

    江字字典释义

    [①][jiāng]
    [《廣韻》古雙切,平江,見。]
    (1)专指长江。
    (2)江河的通称。
    (3)周代国名。嬴姓。在今河南省正阳县西南。周襄王二十三年灭于楚。
    (4)姓。

    江字康熙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江; 康熙笔画:7;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又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又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

    姓名学字义

    江:江指较大河流的通称:特指中国长江。长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向征生生不息。

    带江字成语
    半壁江山不废江河闯荡江湖澄江如练长江天堑倒海翻江大江东去大江南北石烂江枯翻江倒海翻江搅海过江之鲫海沸江翻河汉江淮江东父老
    带江字诗句

    ◎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