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ī
  • 部首:
  • 简体笔画:8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枝字基本字义

    zhī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刵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

    古同“支”,支持,分支。

    古同“歧”,岔。

    枝字字典释义

    [①][zhī]
    [《廣韻》章移切,平支,章。]
    (1)植物主干旁生的茎条。
    (2)指干茎分杈。
    (3)分支的,由主体所派生出来的。参见“枝水”、“枝路”。
    (4)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5)分散。
    (6)冗散,多馀。参见“枝官”。
    (7)支持,支撑。
    (8)引申为抵御,抵抗。
    (9)小木柱。
    (10)犹拟。比划。
    (11)量词。用于带枝、杆之物。
    (12)量词。犹根,棵。用于杆状物。
    (13)量词。犹支。多用于部族支派,队伍。
    (14)量词。用于歌曲。
    (15)通“肢”。四肢。
    (16)通“支”。干支之支,地支。
    [②][qí]
    [《集韻》翹移切,平支,羣。]
    歧,旁出。

    枝字康熙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枝; 康熙笔画:8;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又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又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又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又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又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又【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又枝江,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又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又【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字林】橫首枝也。 又【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又與校通。【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校,几足,古文爲枝。 與*異。*卽枚也。考證

    姓名学字义

    枝:指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后指分支、分散、支持。

    带枝字成语
    百尺无枝比目连枝别生枝节比翼连枝抱枝拾叶标枝野鹿巢林一枝词无枝叶粗枝大叶繁华损枝繁枝细节桂林一枝桂折一枝根深枝茂共枝别干
    带枝字诗句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