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èn
  • 部首:
  • 简体笔画:10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振字基本字义

    zhèn

    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x塶g )。振振有辞。

    古同“赈”,救济。

    古同“震”,威震。

    振字字典释义

    [①][zhèn]
    [《廣韻》章刃切,去震,章。]
    (1)救济;赈济。
    (2)挽救;救援。
    (3)发放;开放。
    (4)奋起;振作。
    (5)扬起;显扬。
    (6)引申为助长。
    (7)抖动;拂拭。
    (8)挥动;摇动。
    (9)整顿;整理。
    (10)收取;约束。
    (11)止;终止。
    (12)极;远。参见“振古”。
    (13)击;敲打。参见“振槁”。
    (14)称,适合。参见“振職”。
    (15)通“震”。震惊;震动。
    (16)通“侲”。幼童。参见“振女”、“振子”。
    (17)通“祗”。参见“振敬”。
    (18)姓。
    [②][zhēn]
    [《廣韻》側鄰切,平真,章。]
    见“振2振”。
    [③][zhěn]
    [《集韻》止忍切,上軫,章。]
    通“袗*”。
    单衣。

    振字康熙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振; 康熙笔画:11; 【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說文】舉救也。【增韻】拯也。【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註】濟民養德也。【禮·月令】振乏絕。【前漢·元帝紀】振業貧民。【註】振起之,令有作業。 又【說文】一曰奮也。【廣韻】裂也,又動也。【易·恆卦】振恆。【禮·月令】孟春蟄蟲始振。【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註】至祭之末,但擩肝鹽中振之,謂將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爾雅·釋言】振,訊也。【註】當作迅。謂奮迅。 又同震。【戰國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記·五帝紀】振驚朕衆。 又整也。【禮·曲禮】振書端,書於君前。【疏】振,拂去塵也,臣不豫愼,將文書簿領於君前,臨時乃拂整也。 又發也。【左傳·文十六年】振廩同食。【莊子·田子方】是必有以振我也。 又收也。【禮·中庸】振河海而不洩。【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註】兵入收衆專於農也。◎按書傳云:振旅言整衆。 又止也。【詩·小雅】振旅闐闐。【箋】戰止將歸。又

    姓名学字义

    振:搬动,挥动,奋起,兴起,如振奋,振作,也指赈济,挽救,救治。

    带振字成语
    摧枯振朽重振旗鼓弹冠振衿顿纲振纪发聋振聩发蒙振聩发蒙振落分贫振穷骇目振心稽古振今金声玉振金相玉振龙骧麟振敲山振虎启瞶振聋
    带振字诗句

    ◎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 波振大壑。《李白 古风》

    ◎ 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