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cái
  • 部首:
  • 简体笔画:3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4
  • 才字基本字义

    才(③④纔)

    cái

    能力: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指某类人(含贬义):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

    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才字字典释义

    [①][cái]
    [《廣韻》昨哉切,平咍,從。]
    (1)才力;才能。
    (2)有才能。
    (3)人才。
    (4)副词。同“纔”。刚刚;刚才。
    (5)副词。同“纔”。开始;方始。
    (6)副词。同“纔”。只;仅仅。
    (7)副词。同“纔”。如果。
    (8)副词。同“纔”。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9)副词。同“纔”。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然后怎么样。
    (10)副词。同“纔”。强调确定的语气。多与语助词“呢”连用。
    (11)副词。同“纔”。吴方言。全,都。
    (12)通“材”。本性,资质。
    (13)通“材”。材料。
    (14)通“财”。
    (15)通“裁”。裁决;裁夺。
    (16)通“裁”。裁汰,除去。
    (17)姓。明代有才宽。见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②][zāi]
    [《集韻》將來切,平咍,精。]
    通“哉*”。
    语气词。
    [③][cái]
    “纔2”的简化字。

    才字康熙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才; 康熙笔画:4;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又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又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傳】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又姓。明尙書才寬。 又【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又【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又與裁通

    姓名学字义

    才:才字表示有才能,有本领的人。

    带才字成语
    爱才如渴爱才如命广开才路辩才无碍辩才无阂八斗之才不羁之才百里之才博学多才才广妨身才蔽识浅才薄智浅长才广度长才短驭楚才晋用
    带才字诗句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乡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