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huì
  • 部首:
  • 简体笔画:12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惠字基本字义

    huì

    恩,好处:恩惠。惠泽。惠和。惠爱。惠握(恩惠深厚)。仁惠。实惠。施惠于人。

    给人财物或好处:惠政。互惠互利。惠及远人。惠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耗费;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赠。惠临。惠顾。惠存。惠允。

    古同“慧”,聪明。

    姓。

    惠字字典释义

    [①][huì]
    [《廣韻》胡桂切,去霽,匣。]
    亦作“僡*”。亦作“憓*”。
    (1)仁爱;宽厚。
    (2)恩爱;宠爱。
    (3)恩惠。
    (4)指施予恩惠。
    (5)柔顺;顺从。
    (6)善。
    (7)指美好,秀媚。参见“惠問”、“惠色”。
    (8)赐予,赠送。
    (9)敬词。
    (10)会帐,会钞。
    (11)古兵器名。三棱矛。
    (12)通“繪”。绘饰。
    (13)通“慧”。聪慧。
    (14)见“惠蛄”。
    (15)姓。战国有惠施。

    惠字康熙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惠; 康熙笔画:12; 〔古文〕***①【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韻會】胡計切,*音慧。【說文】仁也。【書·臯陶謨】安民則惠。【蔡沈註】惠,仁之愛也。 又恩也。【書·蔡仲之命】惟惠之懷。 又【爾雅·釋言】順也。【書·舜典】亮采惠疇。【詩·邶風】惠然肯來。【毛傳】時有順心也。 又【增韻】賜也。【禮·月令】行慶施惠。 又賚也。【書·無逸】惠鮮鰥寡。【註】惠鮮者,賚予賙給之,使有生意也。 又飾也。【山海經】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註】惠猶飾也。又三隅矛。【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 又【諡法】柔質慈民曰惠。 又州名。隋順州,宋改惠州。 又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又通作慧。【後漢·孔融傳】將不早惠乎。【註】惠作慧。【說文】从心从叀。【徐鍇曰】爲惠者,心專也。會意。①字从匚从自。

    姓名学字义

    惠:指仁也。从心从叀;也有仁爱,宽厚,柔顺、贤惠之意。

    带惠字成语
    不费之惠不夷不惠齿牙馀惠敌惠敌怨二惠竞爽匪夷匪惠甘棠之惠惠而不费惠风和畅好行小惠惠然肯来惠然之顾惠子知我浇瓜之惠晋惠闻蛙
    带惠字诗句

    ◎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 《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 《荡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惠子相梁》“非梧桐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