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uàng
  • 部首:
  • 简体笔画:6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7
  • 壮字基本字义

    壮(壯)

    zhuàng

    大,有力,强盛: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

    增加勇气和力量:壮胆。壮行(x妌g )。以壮声势。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壮族。壮锦。壮歌。

    壮字字典释义

    [①][zhuàng]
    [《廣韻》側亮切,去漾,莊。]
    亦作“壵*”。“壮*”的繁体字。
    (1)强壮;壮盛;盛大。
    (2)坚实;牢固。
    (3)勇猛;威猛。
    (4)豪壯;豪迈。
    (5)壮观。
    (6)推崇,赞许。
    (7)肥壮;粗壮。
    (8)粗细的程度。
    (9)男子三十为“壯”。即壮年。后泛指成年。
    (10)少壮,年轻。指年未满二十岁。
    (11)指青春。
    (12)壮大;加强。
    (13)指能力强,做事迅速。
    (14)竭力。
    (15)激烈;强烈。
    (16)中医艾灸法术语,一灼称一“壯”。
    (17)通“莊”。美。
    (18)通“莊”。庄重。
    (19)通“裝”。盛入。
    (20)我国少数民族名。旧作“僮”。详“壯族”。
    [②][qiāng]
    [《廣韻》在良切,平陽,從。]
    亦作“壵2”。“壮2”的繁体字。通“戕*”。
    伤。
    [③][zhuāng]
    [《字彙補》音莊]
    亦作“壵3”。“壮3”的繁体字。
    姓。春秋时有壮驰兹。见《国

    壮字康熙解释

    【丑集中】【士字部】 壯; 康熙笔画:7;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莊去聲。【說文】大也。又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又【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又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又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兹。 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从土作壯,省作壮,*非。

    姓名学字义

    壮:一般指大,有力,强盛,如豪壮之士,引申为,豪壮,豪杰,有抱负;指勇气和力量,如好心壮胆。

    带壮字成语
    膘肥体壮兵强马壮波澜壮阔波路壮阔胆粗气壮顶门壮户贵壮贱老豪情壮志豪言壮语老当益壮龙神马壮理直气壮马壮人强年轻力壮年壮气锐
    带壮字诗句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