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àn
  • 部首:
  • 简体笔画:12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善字基本字义

    shàn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好的行为、品质:行善。惩恶扬善。

    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友好,和好:友善。亲善。和善。

    熟悉:面善。

    办好,弄好:善后。

    擅长,长(ch俷g )于:善辞令。多谋善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

    好好地:善待。善罢甘休。

    容易,易于:善变。善忘。多愁善感。

    姓。

    擅恶

    善字字典释义

    [①][shàn]
    [《廣韻》常演切,上獮,禪。]
    亦作“譱*”。
    (1)吉祥;好;美好。
    (2)善行;善事。善人。
    (3)好处,优点。
    (4)和善;老实;好对付。
    (5)交好;亲善。
    (6)指信奉佛教的人或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参见“善男信女”、“善友”、“善緣”等。
    (7)使之善;改善。
    (8)表示赞同、应诺。
    (9)表示赞叹。
    (10)赞美;褒扬。
    (11)喜好。
    (12)谓欣羡。
    (13)擅长;善于。
    (14)通晓;熟练;熟悉。
    (15)修治;治理。
    (16)大;高;丰。
    (17)多。参见“善懷”。
    (18)容易。
    (19)妥善;好好地。
    (20)成功。参见“善敗”。
    (21)适意;适宜。
    (22)爱惜。参见“善日”、“善時”。
    (23)揩拭。参见“善刀”。
    (24)方言。轻;少;不厉害。
    (25)通“膳”。膳食。
    (26)姓。五代有善友,宋有善辰,明有善养。见《正字通·口部》。

    善字康熙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善; 康熙笔画:12; 〔古文〕譱***【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蟺。【說文】吉也。【玉篇】大也。【廣韻】良也,佳也。【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箋】善,猶多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時戰切,音繕。【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莊子·至樂篇】

    姓名学字义

    善:指吉利、上升、善良、友好、高明、善于。

    带善字成语
    不得善终褒善贬恶寸长片善惩恶劝善慈眉善目慈眉善眼成人之善陈善闭邪寸善片长从善如登从善如流从善若流长袖善舞多愁善病多财善贾
    带善字诗句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