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xiān
  • 部首:
  • 简体笔画:6
  • 繁体:
  • 五行:
  • 康熙笔画:6
  • 先字基本字义

    xiān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先见之明。先发制人。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先人。先世(祖先)。先民。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

    姓。

    先字字典释义

    [①][xiān]
    [《廣韻》蘇前切,平先,心。]
    [《廣韻》蘇佃切,去霰,心。]
    (1)谓时间或次序在前。与“後”相对。
    (2)前导;前驱。
    (3)超越,居前。
    (4)尊崇;重视。
    (5)首创;开始。
    (6)教导;倡导。
    (7)谓开放;诱发。
    (8)致意;介绍。
    (9)犹首要,根本。
    (10)犹上。
    (11)当初;先前。
    (12)原来;本来。
    (13)古时的。参见“先民”。
    (14)先世;祖先。
    (15)称呼死者的敬词。多用于尊者。
    (16)指死亡或使死亡。
    (17)推让。
    (18)犹迅速。
    (19)早。
    (20)先生的略称。
    (21)韵目名称。
    (22)姓。春秋时晋有先轸。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②][xiǎn]
    [《古今韻會舉要》蘇典切,上銑]
    见“先2馬”。

    先字康熙解释

    【子集下】【儿字部】 先; 康熙笔画:6; 【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沛公吾所願從游,莫爲我先。又先事而爲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違。【禮·月令】先立春三日。又當後而前曰先。【左傳·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長者。【老子·道德經】先天地生。又【廣韻】娣姒曰先後。【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于先後宛若。【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師古曰:古謂之娣姒,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之爲妯娌。又

    姓名学字义

    先:本义是前进,走在前面的,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先;上代;先前。

    带先字成语
    广文先生坌鸟先飞笨鸟先飞不乏先例北郭先生兵贵先声承先启后东郭先生冬烘先生大人先生道学先生得月较先福为祸先奋勇当先甘井先竭
    带先字诗句

    ◎ 将欲取之,必先之。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