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③④雲)
yún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云烟(云南省出产的香烟)。《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汉字典籍的经典之作,
姓名学的笔划一般以此为参照。
云(③④雲)
yún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云烟(云南省出产的香烟)。
[①][yún]
[《廣韻》王分切,平文,云。]
(1)“雲”的古字。
(2)周旋;回旋。
(3)指旋归,归附。
(4)说。
(5)有。
(6)为;是。
(7)能。
(8)如此。
(9)或。
(10)连词。假如。
(11)助词。用于句首,无义。
(12)助词。用于句中,提前宾语。
(13)助词。用于句末,无义。
(14)犹所。与后面的动词等组成名词性结构。
(15)通“損”。
(16)通“芸”。参见“云云”。
(17)通“紜”。参见“云云”。
(18)姓。汉代有云敞。见《汉书》本传。
(19)“雲”的简化字。
【子集上】【二字部】 云; 康熙笔画:12;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又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又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又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又姓。漢云敞。 又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又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又【韻補】叶
云:云彩,指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也指说话、高空、云中、或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